找回密码
 注册

基于SolidWorks仿真设计的刨床双杆双刃刀具

2013-12-25 05:40| 发布者: halfsmoke| 查看: 467| 评论: 0|来自: 万方数据

摘要: 0 引言在现代化制造业加工中,通过采用高效刀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比单纯节省刀具费用更加有利。因此,在现代刀具的制造和使用领域,“效率优先”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性能价格比”老概念。其次,近年来生产资 ...

0 引言

在现代化制造业加工中,通过采用高效刀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比单纯节省刀具费用更加有利。因此,在现代刀具的制造和使用领域,“效率优先”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性能价格比”老概念。其次,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升高,迫使工业制造企业必须通过减少加工成本,来保证经济收益。

普通刨床是用刀杆装夹刀体进行切削加工的,刀体常用的主要材料为高速工具钢和硬质合金。高速钢是综合性能较好、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刀具材料,俗称白钢、锋钢和风钢等。它具有较好的强度、冲击韧度和工艺性能,可以制造刃形复杂的刀具,如:钻头、丝锥、成形刀具、拉刀和齿轮刀具等。高速钢可以加工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等多种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在800~1000℃的高温下仍能保持其良好的热硬性。刨床的刀具就常用此2种材料作为刀体,一般都是单杆单刃,使用加工效率低,因此,将其改成双杆双刃刀具进行切削。

1 普通刨床刀杆组件缺点

在普通刨床上装夹刀具的方法是把刀体放在刀杆的方槽中,然后用螺栓锁紧刀体,通过松紧螺栓,移动刀体来控制加工余量,通过移动刀体来实现工件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如图1所示。每次换刀时松紧螺栓及移动刀体非常麻烦费时,特别是批量加工,效率极低。当然,大批量加工可用拉床拉刀加工孔以及方槽等形状,但这种加工一般加工批量非常大,一般是专业生产厂家才采用。

  图1 刨床刨削加工示意图

2 刨床双杆双刃刀杆组件的设计

双杆双刃刨床刀杆组件是在原来刀杆上同时装上2把刀具,2把刀具相互平行且相隔10mm左右,同时2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高度不同,从而实现刨削时刨削深度不同,可以使刨床在一次进程中完成2次刨削,大大提高了刨床的生产加工效率,如图2所示。同时,由于受装夹刀杆的夹具大小所限制,不宜将其改为三刃或者多刃,难度较大。

3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刀杆组件仿真

在刀具工作过程中,刀具的切削部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摩擦、冲击和很高的温度。切削力是金属切削过程中主要的物理现象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切削热的产生、刀具的磨损与耐用度,以及已加工表面的质量,有时还会引起振动,甚至破坏刀具和机床零件。在设计刀具时,切削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尤其随着加工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切削力经常作为对切削过程进行自适应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

  图2 刨床双杆双刃刀杆组件

近年来,CAD/CAE/CAM在大型复杂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olidWorks作为新一代CAD/CAE/CAM软件是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具有很强的零件设计功能。因此,在SolidWorks中对刀杆组件进行仿真,对刀具进行应力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优良的效果。

在SolidWorks中对刀杆组件进行建模,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刀具进行应力分析,并且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应用夹具并施加外部载荷,最后加上网格并运行,从而得出刨床单杆单刃刀杆组件和双杆双刃刀杆组件模型的应力、应变以及位移分析图,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云图中对应力、应变以及位移的求解的运算结果,得出刀杆组件的应力、位移以及应变的最大值表,如表1所示。最后通过与原先模型的分析对比,得出刨床双杆双刃刀杆组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图3 刨床单杆单刃刀杆组件的分析图

  图4 刨床双杆双刃刀杆组件的分析图

  表1 刨床2种刀杆组件仿真应力、位移以及应变最大值对比表

4 双杆双刃刨床刀杆组件的预期前景

通过增加刀刃的刨床双杆双刃刀具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刀具对高效加工的推动,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该设计中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将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优化。

5 结论

将刨床刀杆组件由原来的单杆单刃改为双杆双刃,在SolidWorks中建立刀杆组件的数学模型,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其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分析以及和原先的刀杆组件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此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刀具所需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机械生产的需求,符合当今生产发展的趋势。类似于此种的设计也可以在其他机床上使用创新。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招标网平台地图|Archiver|手机版|机械设计招标网 ( 京ICP备17072296号-4 )

GMT+8, 2024-6-2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