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0|回复: 0

[设计感悟] 欧洲的设计师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0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询更多机械资源,享用更多功能,轻松畅享机械设计招标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进入欧洲企业基本分为这样几类途径:(中国企业在欧洲分部的不谈)

1.在当地上学或留学,在这个企业做过学徒或实习或咨询(在欧洲有些喜欢招毕业生的咨询公司,类似人才中介),由于企业比较欣赏,所以留下工作。近些年欧洲经济危机,不太愿意招正式员工签长期合同,所以留下的机会估计不超过30%。从学徒或实习转成正式合同对外国人可能有困难,详见下面分析。从咨询转正式合同可能有公司间的法律纠纷,我有朋友经历过,具体情况不表。

2.作为毕业生参加普通招聘上岗。本人属于这一类。

一般说来企业给毕业生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正式员工+无限期合同。很多企业对待毕业生就像中国一样签一年两年的合同,但是其实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正经合同是无限期的,即企业不能随便解雇员工。我签无限期合同的时候我老板跟我解释过这个事:你可以随时跳槽,但公司没有权利在任何时间轻易解雇你,如果你犯了重大错误且屡教不改是一种解雇的可能性,如果公司赤字必须重组部门削减是一种解雇的可能性,但公司要付出高额的赔偿金并尽力为你安排下家。

参加普通招聘并上岗,对外国人还有一些苛刻条款。对于企业而言,这名毕业生除了满足招聘条件之外,还必须非常熟悉当地文化,会当地语言,有当地生活经验,最好在当地同行业有自己的圈子人脉网。另外符合企业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神马的就不说了。对于移民局而言,这名新员工必须具有"本国人不可替代性"。比如我当时作为毕业生上岗就被移民局质疑了,最后是企业加薪,重签合同,按照特殊人才入职的。这种细节就不细说了,每个国家的移民局也都不一样,但是我的同胞们都经历过各种入职曲折。

3.有工作经验的人参加普通招聘。

基本就是普通跳槽了。公司内部跳槽容易,同行业跳槽不难,甲方乙方之间跳槽有优势,欧洲间换国家跳槽难度类似上面说的情况。

说两种外国人的特殊情况:
一种是"嫁"(含娶)到这个国家的,一般是跟配偶身份,找工作尤其是服务业或工人这类工作的很多也很容易。大多数有居留权欧洲华人都是通过真结婚或假结婚的配偶身份留在欧洲找到工作的。没有居留权的偷渡黑工也很多,大多在中餐馆或华人旅社任职,毕竟违反法律有损国人形象,就不详细介绍了。
一种是在中国等其他国家应聘,然后被派到欧洲总部的。这种情况较少,甚至在子公司工作许多年被派到总部工作的也很罕见。一般除了你是专门人才以外,还要求你有足够的海外经验,最好你在该国生活过。而且这种合同有可能和普通欧洲合同不一样,你在欧洲的居留证也有可能注明不许跳槽等不平等条款。

4.非普通招聘。

猎头、中介、圈内介绍,这种情况也是会有的。欧洲国家小、垄断多、择业机会少、人才也不多,还有一种可能性或许国内很少但欧洲很多,就是回到以前的工作企业。我的同事有很多都是离开又回来的,是他们自己要求回来的还是公司召回的,就不得而知了。

由于欧洲企业普遍待遇比较好,所以离职情况不多,基本上也有这么几类:

1.本来就不是无限期合同,自己到期走掉或企业解雇。其实和无限期合同比,有些有限期合同可能工资反而高,所以也不是所有人才都青睐无限期合同。有些英美国家的人反而很不喜欢欧洲大陆的无限期合同,这些就不多说了。

2.犯重大错误且屡教不改,或跟老板闹翻被炒掉。见过这样的,但很少。欧洲的老板一般很照顾员工的。

3.企业赤字改革裁员。这几年经济危机有很多这种情况,一般说来是你的工资高于你给公司赚钱能力的这批人最危险。所以说,工资太高也不是啥好事,搞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才最重要。如果是普通员工的话,公司看你可怜会给你安排下家;高层一般比较惨,裁就裁了。

4.自己跳槽走掉。

走掉的原因一般这么几类:

- 对企业发展不满。有些知名企业在退步,员工看不到企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心灰意冷纷纷跳槽。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最常见的。

- 人际关系问题。有些员工对同事和老板的性格不满,认为工作不舒服,会选择跳槽。也比较常见。

-自身发展遇到瓶颈。一直想做一个工作或者一个职位,等了许久做不到,最后放弃这个企业。有一些。觉得要么是老板太不善解人意了,要么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水平定位不合理,还有最糟糕的一种原因是老员工签了无限期合同就不给你让位。

-收入问题。这个比较少,欧洲的收入都很透明,甚至瑞士等国家都在网上有软件计算不同年龄学历资历行业职位的建议收入和平均收入统计数据。企业如果薪水定价太低,会有工会甚至政府的制裁。一般不满工资的大多数还是不满职位。当然不能排除很多穷国人民辞职往富国跑的事实。葡萄牙跑到西班牙,西班牙跑到法国,法国再跑到德国,德国往瑞士跑。这和国人奔向北上广是一样的道理。

- 家庭原因。因为离家远啥的原因辞职,也比较少。基本上在欧洲这个小破地,一两个小时的交通都能贯穿很多城市甚至跑到别的国家了。这个时间在北京估计从六环出发还堵在三环呢吧?在上海从徐汇出发估计会堵在莘庄附近的哪个高架口,哈哈。。。

- 其他原因。。。我再想想吧。欧洲转行的不多,大家心里都早有规划应该投身哪个行业。被其他企业挖走的情况倒是偶尔有的。哦,对国人而言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回国了,有自己申请调回国内的,觉得有点不值得,欧洲企业就是这样,要学会后发制人,哈哈,不细说了。

自己离职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从未成年(学徒制,半工半读)起就一直在这家企业服务,甚至祖祖辈辈都在这家企业服务,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我怀疑如果万一我离职了,也很可能是这个原因哈哈哈。。。

欧洲的企业人口流动性比中国要小得多。像我说的,有些企业的员工一干就是一辈子。每年公司年会都会给工作了10年、20年、30年、40年甚至更久的老员工发礼物,合影。合影哦,真的是一照片的人。
我觉得这种经验的积累程度是浮躁的国人应该学习的。

有社友希望介绍一下国外的学徒制度,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学徒阶段,主要是听这边的孩子们给我讲的,所以只能说个大概。

据说是他们在中学的时候(技校?因为各国教育体系和用词都不一样,所以不太知道怎么翻译)可以申请去企业或工厂实习,一周有几天上班几天回学校上课,可以自己赚到一点零花钱。我遇到的帮我打下手的学徒还都是挺不错的,能大概看懂机械图纸和需求表,有的可以装配简单的电箱,会简单的编程,有的可以在车床上进行零件的加工,有的是当绘图员画图。会有正式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我们有一个工厂内部的维修部,每年都会有三四个学徒,有几个学徒只干半年,写份报告就去上大专、大学或工程师学院(瑞士的工程师学院貌似更像大专,法国的工程师学院比硕士高级,完全不是一套教育体系,德国就又不一样)了;也有的学徒我都在公司看见他们两年了,估计是一直干着的。

至于大学、硕士或者工程师学院,也是有实习的,不过那叫实习生,不是学徒。一般几个月时间,会去企业里做点文案工作,帮工厂的工艺部门做助手,去企业的研发部门做计算和测试,或者在市场部做市场分析调研神马的。我带过一个本科实习生和一个硕士实习生做过两三个项目,基本上给他们和他们的导师开个会,分配一下任务,让他们自己做甘特图,自己独立完成项目问题不大。他们每天有问题或者要汇报要探讨的会来找我,如果没啥事就每周开个会看看他们的进展。到最后写个毕业报告论文啥的帮着修改修改。

一般企业招学徒算是帮政府培养,在公司主要打下手。招实习生大多还是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让他们完成一些独立却不直接盈利的探索性的项目。
---------
请各位社友分享此文,作者在中国机械社区发表过很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更多精彩讨论。中国机械社区有很多海外社友和行业高手,欢迎业内人士前来参与。


招标网平台地图|Archiver|手机版|机械设计招标网 ( 京ICP备17072296号-4 )

GMT+8, 2024-6-1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